稻谷花卉网 > 养花知识>正文

茎的功能是什么(列举出茎的功能有哪些)

近期不少花友都在问:茎的功能是什么(列举出茎的功能有哪些),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5623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5分钟, 内容均可免费复制哦!


文章目录:

根的功能、形态与类型

根是种子植物在长期适应陆地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地下营养器官。正常的根外形为圆柱形,由于生长在土壤中受土壤压力的影响,形成为各种弯曲的形态。根没有节和节间的分化,没有一定生长位置的芽,不能产生叶,但能产生侧根。正常的根生长在土壤中,也有生长在水中或暴露在空气中的变态根。


1.根的功能


根具有如下生理功能:


1.1根的吸收功能 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作用,它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无机盐类和 CO2 。植物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除少部分可通过叶片、幼嫩枝条和茎吸收外,大部分都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根系是植物的主要吸收器官。


1.2根的分泌功能 有些植物的根系能分泌有机和无机化合物,以液态或气态的形式排人土壤。根系分泌物有利于溶解土壤养分,或者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以加速土壤养分的转化,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养分的有效性。


1.3根的固着和支持作用 园林树木庞大的地上部分,能抵御风、雨、冰、雪、雹等灾害的侵袭,就是由于植物发达的、深人土壤的庞大根系所起的固定与支持作用,根内牢固的机械组织和维管组织是根系固着和支持作用的基础。如大树移栽过程中根系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保留的部分根系与移栽地土壤的结合度差,容易松动,栽植后需相当时间才能恢复。因此,栽植后对树体的支撑和固定是必不可少的。


1.4根的输导和合成功能 由根毛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根的维管组织输送到茎、叶,而叶制造的有机养料经过茎输送到根,以维持根系的生长和生活的需要。根也可以利用其吸收和输导的各种原料合成某些物质,如合成蛋白质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生长激素和植物碱等。


1.5根的贮藏和繁殖功能 许多园林植物的根内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是贮藏有机和无机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特别是秋冬季节,树木在落叶前后将叶片合成的有机养分大量地向地下转运,贮藏到根系中,翌年早春又向上回流到枝条,供应树木早期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植物的根还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根部能产生不定芽形成新的植株。


2.根的


根最早


除正常结构根之外,有些植物的根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了可遗传的变态根。如大丽花的根能贮藏大量营养;榕树生长在近地面上的板状支持根;常春藤茎上由不定根产生的攀缘根;水松、红树等垂直生长出地面的呼吸根;菟丝子深入寄主组织的寄生根等。支持根、攀援根、呼吸根露在地面故又称为气生根。


3.根系构成及类型


3.1根系的构成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体称为根系。植物的根系通常由主根、侧根、须根构成。从主根上产生的各级较粗大的分支称为侧根,在侧根上形成的较细分支称为须根。主根和侧根构成根系的主要骨架,又叫骨干根。须根是根系最活跃的部分,主要起吸收、合成、分泌和输导的功能。


3.2根系的类型根据植物根系的形态,根系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种类型(图2-7)。


有明显的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叫直根系,多数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根系属于直根系,如松柏、杨柳等。主根不发育或早期就停止生长,由茎的基部或由胚轴上产生许多粗细长短相似,主根与侧根区分不明显或全部由不定根组成的叫须根系,单子叶植物中的根系属于此种类型,如竹、百合、棕榈等。


园林植物根系根据发生及其


实生根系 种子实生繁殖和用实生砧木嫁接繁殖的树木根系为实生根系。它的特点是:一般主根发达,根系较深,生理年龄较轻,生活力强,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实生根系个体间的差异比无性繁殖的根系大,在嫁接的情况下还受地上部分接穗品质的影响。


茎源根系 由茎、枝或芽发出的根系,如扦插、压条、埋干等繁殖苗的根系。它


根蘖根系 有些树木,如枣、香樁、石榴、樱桃等形成的根葉苗,或用根插形成的独立植株所具有的根系称为根葉根系。它是母株根系皮层薄壁组织不定芽长成独立植株后的根系,是母株根系的一部分。根根系的特点与茎源根系相似。




摘自《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关继东等编著


形形色色植物的茎



植物的茎是连接植物根与叶花果等器官的桥梁,也是植物运送养料与水分的通道。不要以为植物的茎都是圆柱形的、直立在地面上的。方竹的茎就不是圆柱形的,而是四四方方的。草莓的茎就不是直立的,而是匍匐在地面上的。牵牛花、茑萝、菟丝子、扁豆和豇豆的茎,本身细长而不能直立,必须缠绕在其他的支持物或植物体上。


许多植物因受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茎的形态、构造和功能发生了种种变化,有的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叫人认不得真面目。


藕是莲的茎。托着荷花的是花梗。莲真正的茎是横卧在污泥里的藕。藕含大量淀粉,这就是说莲的茎有贮存养料的功能。藕有很多通气的孔道,使莲生在污泥里的茎和根得到足够的氧气。藕有明显的节和节间,节上生须根,节间也长出芽来,这些都说明藕是莲的茎,而不是根。


我们吃的荸荠也是长在地下的一种地下茎。荸荠上面长有芽,就是上面尖出来的突起。荸荠上还有一轮一轮的痕迹,这是节。节上生出一些薄薄的膜片,这是叶子,这样的叶子叫鳞叶。荸荠的地下茎也有贮藏养料的功能。荸荠上有芽,有节,有鳞叶,具有茎的特征。




洋葱头并不是根,也是茎,它大部分由肉质的鳞叶组成,叫做鳞茎。肉质鳞叶共同着生在一个扁平盘状的茎上,真正的茎部很小。鳞茎盘下面生出许多不定根,从土壤里吸取营养。


马铃薯的薯块也是茎,叫块茎,甘薯的薯块是根,叫块根。马铃薯块茎上有许多凹陷的芽眼,芽眼分布的位置是有次序的,按螺旋状次序由下而上排列。甘薯的块根上也可能长芽,但是根生出来的芽位置是不定的。马铃薯块茎从内部构造上看,也具有皮层、韧皮部和髓部等,这也说明马铃薯薯块是茎,而不是根。


仙人掌的绿色扁片不是叶,是它的茎。仙人掌的叶子已经退化成刺了,由绿色的茎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




我们上面讲过,草莓的茎是匍匐在地上的。它的茎节处可以长出叶子、花朵和根来,形成一株株新草莓。可见草莓的茎具有繁衍后代的作用,向周围扩展分生出许多新生的草莓。


现在你该知道了,植物茎的变态种类是很多的。掌握了茎的特征,比如有节和节间,节上长芽或鳞叶,那么不管植物的茎变化万千,我们都能认出它的真面目来。


创造性阅读的根、茎、叶、花、果

创造性阅读的根、茎、叶、花、果




创造性阅读在阅读能力结构中,无疑居于最高层次,是阅读活动的最高级形式,也是最困难的一种形式。


创造性阅读有不同的层面。对成人而言,“指带着提出某些新见解的目的去发现以前未曾有过的答案,能超越


中小学生的“创造”,不能拿成人甚至是科学家、文学家的标准来要求,其创造性阅读主要指超越自身体验。文本的意义也许是他人已知、已会的,但“我”还不知、不会,通过阅读而达到也知、也会,就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创造”。在阅读过程中,“我”拿书里的世界与自己周围的世界作比照,拿自己与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主要指这种超越自我的能力,旨在让学生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实现“有创意的阅读”。在超越自身体验的基础上,如果能超越文本意义,超越


万丈高楼平地起。创造性阅读能力不是头脑里固有的,也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而只能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如果把对文本创造性阅读和运用的能力比做果实,它是由根、茎(干)、叶供养和花朵孕育而成的。本固才能枝荣叶茂,花繁果丰。








1.根——“读书如树木”


创造性阅读的根基是积累性阅读,它通常指“以积累感性语言材料和自然、社会知识为基本目标的语文阅读。这是形成以语感为中心的较高语文能力的最重要的基础。人们最初阶段的阅读,首先应该是积累性阅读。现代中小学阶段和大学低段的阅读也主要是积累性阅读”(《阅读辞典》51页)。


积累性阅读又叫接受性阅读,指以接受新知识为目的的阅读,它旨在汲取读物中的知识营养。不断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也就是“积学以储宝”的过程。


近年来,似乎一提到接受学习、接受性阅读,就是落后、保守的教育思想,其实是一种误解。奥苏伯尔所说的“接受学习”,确实是指与“发现学习”相对的一种学习方式。特征是学习内容或多或少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不需要学习者独立发现。 比如《<唐诗>简介》《<宋词>简介》《<神曲>简介》《<复活>简介》等文学知识,基本内容是对客观事实的陈述,其评价也多半是人们公认的。阅读这类读物,旨在“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而这正是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之一。即使对于这类本身有逻辑意义的读物,接受学习也分为有意义接受学习和机械学习。机械学习表现在学习者缺乏同化新观念的相应知识,只能靠死记硬背,机械记忆;也缺乏学习的心向和动力,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而有意义接受学习是新知识被原有的观念同化,认知结构重新建构的主动过程,记忆也是以理解为基础的。而“发现学习”如果没有必要的积累作基础,学生缺乏发现的能力,就会劳而无功,白白浪费学习时间。(参见《教育大辞典》卷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并不反对有意义接受学习,要改变的是“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这是必须澄清的一个认识问题。


创造离不开积累,需要一个学习、准备、酝酿、积累的渐进过程,重要的创造成果更须长期的积累。数学家林群院士认为:科学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实质性的进步需要积累、准备和机遇,往往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数学上最有影响的两部巨著,一部是公元前300年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一部是17世纪牛顿的《微积分》,其时间跨度大约经历了两千年。重大的创新或本质性的进步,是时代的产物,依靠的是整个人类文化的长期积累(见2002年4月2日《文汇报》)。


读者个人实现创造性阅读,也要有足够的阅读积累。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其熟练程度与阅读量呈正相关。飞行员的技能水平主要以飞行小时计量,司机的驾车水平也可以行驶公里来衡量,同样,没有足够的阅读量作保证也难以形成熟练的阅读技能。当然还要考虑读物内容的广度和难易程度。


不接受前人的文化遗产何来发展?不积累何以创新?欧阳修诗云:“学既积于心,犹木之敷荣。根本既坚好,蓊郁其干茎”(《赠学者》,转引自曾祥芹、刘苏义编著《历代读书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109页)。“敷荣”就是开花。这首诗以树木的开花结实为喻,道出了读书做学问要靠长期积累的道理。清代的法式善诗云:“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读书四首》,出处同上,322页)。也是说读书像培植树木,不可揠苗助长,急于求成;要置于“空山”的广阔环境中,经过“日来月往”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创造性阅读必须以接受和积累为前提和条件。


正因为如此,义务课标在“理念”中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要求“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教学建议中特别指出“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在评价建议中,也多次建议重视考察“记诵积累的过程”。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的总目标,附录中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更是为了把积累性阅读的要求落到实处。高中课标的第一个发展目标就是“积累.整合”,强调“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要求学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和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广义的积累性阅读不限于语文学习,而泛指一切知识和文化的积累阅读,它包括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有人指导和自主选择,纸本读物和非纸本读物,有字书和无字书等等。高中课标把“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三根支柱,阅读的领域也应包括应用、审美、探究几个方面,而积累性阅读是这一切的基础。读者在广泛的阅读实践中积累丰富的阅读感悟,就像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等营养成分。另一方面,在亲近自然、接触社会、人际交往中,积累真切的生活体验,就像植物吸收水分。丰富生活阅历和积累阅读感悟,是创造性阅读的根,根扎得越深,根系越发达,才能枝繁叶茂,繁花似锦,果实累累。








2.茎——“书卷多情似故人”


理解性阅读是向创造性阅读输送水分、营养的大通道。理解性阅读指“以弄懂作品词语、句子、篇章、写作方法、思想内容、社会价值为目的的阅读”(参见《阅读辞典》51-52页)。理解是阅读的核心,也是复杂的智力活动,必须在一定阶段的积累性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就像根所吸收的水分养料,通过“主茎”或“树干”,才能送到分枝、杈丫,使之长叶、开花、结果。


理解性阅读首先要整体把握文本,在通读的基础上感知文章写了什么,思路怎样,初步了解文本的内容和表达。然后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深入领会


理解就是“入书”,是对


理解性阅读主要运用求同思维。读者与


理解性阅读,要善于透过文字看到字里行间的潜台词,领会


这些都说明,理解性阅读不仅需要具备语文知识,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自然、社会知识。积累性阅读的基础打得越扎实宽厚,理解性阅读水平也越高。而理解性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又决定能否进入创造性阅读的堂奥。就像树干或藤茎粗壮,才能花繁果丰。要想超越文本,必先进入文本。要“出书”必先“入书”。








3.叶——“荷露虽团岂是珠”


比较阅读也是创造性阅读必不可少的前提。它指“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借助比较的思维过程而进行的一种积极主动的阅读”(《阅读辞典》第61页)。理解性阅读主要是读者与


同类比较也叫同比、类比,主要揭示读物同的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语文教材都按照一定的标准组织教学“单元”,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有的题材相同,都是写桥、动物或荷花的;有的内容相同,都是反映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或自然景物的;有的体裁相同,都是诗歌、小说或戏剧;有的风格手法相同,都是驳论文章、文艺论文或现代主义作品;有的按“主题”组元,有的按能力组元,……同一单元课文的阅读,首先异中求同,从几篇文章中找出其基本规律,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然后应同中求异,辨析每篇文章的特色。


异类比较也叫异比、对比,主要用于区别事物质的不同。一是正反对比,使真善美与假恶丑更加彰明昭著。白居易诗云:“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放言》五首其一)就揭示了萤光与火光、露珠与珍珠的质的区别。清人袁枚诗云:“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马嵬》四首其二)。同样是发生在唐代的夫妻离别,唐明皇赐死杨玉环固然遗憾,但比起战乱中普通老百性的生离死别又算得了什么?二是前后对比。“王莽谦恭未篡时”,胡屠户之流的前倨后恭,沙皇警官的见风使舵,都是典型的前后对比。


比较阅读的方法既可纵向比较,也可横向比较。纵向比较也叫古今比较、历时比较、渊源比较,比较对象主要是不同时期的事物。一般人只想到孔子孟子之间“至圣”“亚圣”的传承关系,黄仁宇却从同中辨出了异:孔子轻松愉快,孟子凡事紧张;孔子认为人性本恶,孟子则持性善论;孔子重“礼”,孟子却不大拘“礼”。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时代发生了变迁。春秋末期社会还未造成大的动荡,所以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而战国前中期,社会全面动乱,所以孟子认为出路在于改弦更张。((《孔孟》,见高中语文第五册)。黄仁宇能从孔孟的同中辨出异,实际上已经是创造性阅读了。


横向比较也叫中外比较、国别比较、共时比较。比较对象主要是不同地域的事物。比如“变形”的故事中外都古已有之。庄生化蝶,蜘蛛成精,花妖狐魅变为美女;鱼变美人,天鹅变成公主,老鼠变成骏马……大多是非人追求美好而变为人。但到20世纪初,卡夫卡的《变形记》写善良、勤恳的格里高尔一夜之间变成了大甲虫,异化为非人,最终绝望而死。这种逆向的变形,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面临的生存困境。相同的“变形”手法,却表现了不同的主题。《变形记》在文学史上就有了创新的意义。


比较阅读的范围可大可小。微观比较可以品味字词语句,宏观比较则可以从多方面、多层次对某个专题作综合比较,比如唐诗与宋词的比较,李白与杜甫的比较等。但应注意读物之间要有可比性。比较阅读就像树叶吸收阳光,合成叶绿素,为催开花朵建构果实、提供物质保障。








4.花——“疑义相与析”


探究性阅读是创造性阅读的摇篮。它指读者不迷信书本,边读边思考,深入探讨、细究精研,以求探根究底的主动阅读。课标指出:促进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要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在探究性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理解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的,读者还要提出问题,究问为什么这样写,观点对不对,论据是否充分等,并力求解决问题。陶渊明诗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就是探究性阅读的典范。


提出问题是创造性阅读的前提。一个问题就像一朵花蕾,孕育着创造性思维的花蕊,当阳光、气候、风力、风向等各种条件具备时,花朵才能绽放并结成创造成果。


探究性阅读的思维是多向的,可以审美也可以审丑,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可以对文本进行补充,修正,也可以推翻文本,自铸新词。上期我们已较全面地论述过,此处从略。








5.果——“只眼须凭自主张”


创造性阅读的最终实现,还要凭借批判性阅读,或称“阅读批判”。它与“阅读批评”同义,既有对文本内容和形式的否定、反驳与匡正,也可以对文本内容和形式进行肯定、阐扬与补充,但重在反面的评判。


创造性阅读的思维特征是独创性和批判性。清人赵翼诗云:“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论诗》《历代读书诗》317页)。他鄙夷“矮人”缺乏见识而人云亦云,赞扬独具只眼,自有主见。他还说:“人面仅一尺,竟无一相肖。人心亦如面,意匠戛独造。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同作一题文,各自擅其妙。问此胡其然?各有天在窍”(《闲居读书》,同前313-314页)。树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上没有两张绝对相似的脸,人的思想感情更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所以阅读、写作都贵在独创,这正是大自然赋予人的独特禀赋。


科学是在不断批判旧说中前进的。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说,认为万物均由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原子所构成。原子的希腊文意即为不可分割。但到上个世纪,科学家发现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外围是电子。后来又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并把电子、质子和中子叫做“基本粒子”。但后来又陆续在宇宙线和加速器中发现了几百种粒子,取名光子、介子、中微子等。这些基本粒子又可分为轻子和强子,每一种强子又是由3种夸克构成的。到20世纪末,许多夸克又被分成“代”。因发现J粒子而荣获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就深有体会:研究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埋头读书不能应付一切,而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因创立宇称不守恒理论而同获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也强调不能接受别人的结论,必须自己独立思考,寻求答案。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除了运用观察、实验等技术之外,批判地、创造性地阅读前人研究的论文、著作,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更大多在创造性阅读的基础上产生。《伊索寓言》中外闻名,妇孺皆知,但钱钟书却别具只眼,读出别人未曾发现的新意。比如读了蝙蝠的故事,他联想到有一种人“比蝙蝠聪明多了,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在鸟类里偏要充兽,表示脚踏实地,在兽类里偏要充鸟,表示高超出世。他们向武人卖弄风雅,向文人装作英雄”。寥寥几笔,就把自命不凡、投机钻营者卑鄙的伎俩揭露无遗。再如乌鸦的故事、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等,一经钱钟书解读,立即翻出新意,用以洞烛世相,针砭时弊,莫不妙趣横生,又入木三分。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教得复杂了,他却认为寓言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见《读〈伊索寓言〉》,原载《写在人生边上》)联系写此文的时代,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困难时期,


创造性阅读主要运用求异思维,从逆向或反向思考问题,对文本进行反思、审视,借鉴要素置换、结构重组、信息交会、情景迁移等创造原理,比较、辨析,同中见异,异中求同,从而发现问题并探究、解决问题。


创造性阅读是阅读活动的归宿。让阅读积累的根系更深远,让阅读理解的枝干更粗壮,让比较阅读的绿叶更茂密,让探究阅读的鲜花更繁盛,创造阅读的果实才能更丰硕。


(载《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年第12期)












甘其勋,笔名齐勋、甘辛等。男,1942年生,河南信阳人。1957年任教,曾任高中校长,1987年起任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兼任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0多篇,主持或合作撰写专著20多部,主要著作有《文章学与语文教育》《阅读学新论》《语文美育研究》《快读指导举隅》等,参加人教社初中、高教社中职《语文》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和《语文读本》的编写,研究成果获奖40多项,有数十篇论文选入中国人民大学的复印报刊资料或辑入多家出版社的论文集。




来 源|水先生的语文生活

编 辑 | 张小三


校 对|智 齿


责 编|鹃 子


副主编|温 鹃 常 璐


主 编|李爱东



植物根系的主要功能(植物根系的分类及功能)

植物的六大器官作用(植物的6大器官主要功能)

【本文标题和网址】茎的功能是什么(列举出茎的功能有哪些) http://www.dgzd.cn/qiuhua/20230628684.html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7月25日 星期二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