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花友都在问:关于蜂室花的养殖方式是什么(小蜜蜂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3652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0分钟, 内容均可免费复制哦!
屈曲花,别名蜂室花,十字花科屈曲花属,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稍分枝,茎下部叶匙形,上部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楔形,总状花序顶生;花梗丝状,萼片倒卵形,花瓣白色或浅紫色。中国多地种植,生命力和自播力强。适宜布置花坛、花境,也可盆栽或用作切花材料。
屈曲花
颜色:混色
千粒重:1.97克
株高:40-60厘米
花期:50天左右
播种量:2.0-3.0克/平方米
种植方式:撒播
注:以上均为制种基地数据,仅供参考。各地种植根据实地气候情况,存在差异。
生长习性
喜凉爽,不耐酷热,怕湿。春播、秋播均可。发芽适温为18-20℃,播后15-18天发芽。
用途
枝叶茂密,花色清新淡雅,极具野趣,生命力强,自播能力强,成片种植更是美丽的花海;在公园、休闲广场、居住小区等绿地配置不同类型的花境,能极大地丰富视觉效果,满足景观多元性的同时,也保证了物种多样性;也可用来布置花坛,或是庭院栽培观赏;也是切花的良好材料。
那么屈曲花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如果您对我们文章感兴趣或者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关注绿芃种业,也可以联系我们或者下方留言交流,我们会及时给您答复。
一、饲养双王群的好处
双王群里,利用两只蜂王产卵,蜂群发展迅速,容易形成强群:因群内“蜂王物质”味浓,容易维持大群:同时,也有利于人工分群、更换蜂王、培育越冬蜂和安全越冬。但双王群在管理上工序较多,较费工。
二、双王群的组织方法
1、双群同箱
首先使两个小群同箱,即用双层铁纱隔板(闸板中央有一个15平方厘米x25平方厘米的空洞,双面钉上铁纱)将10标准箱分隔为左右两室,两室内各放一小群。纱窗使于互通群味,有利于加继箱时工蜂汇成一个大群体。 然后,当蜂群发展到满箱时,加上继箱。继箱与巢箱之间加平面隔王板。加继箱时,分别从左右两室各提出两张有边角蜜的带封盖子的子脾,放在继箱中间,两侧加隔板。继箱内其余空间,用农工脾补上。双王群就算正式组成。
2、利用交尾群
用闸板将10框标准箱隔成4室,巢门开四方,然后每室放一交尾群。待处女王交尾并产卵后,提出两个产卵王,撤去左右两边的闸板,只留中央闸板。两侧群内各留一只产卵王。按组织双王同箱的方法,组织双王群。如蜂量不足,可从他群内调入封盖子脾补充。
3、平分单王群
将单王群用铁钞闸板(纱窗先用牛皮纸蒙上)均分为二,一天后给无王区诱入一只产卵王,成功后再撤去牛皮纸,让群味相通。蜂量满箱后,再加继箱。
4、两群靠拢法
将两个蜂量和蜂王产卵力相近的蜂群靠拢,紧挨在一起, 并在同一水平面上。将隔王板加在中间(跨左右两箱),再把继箱加在隔王板上。两箱两侧加特制的箱盖。这样的双王群可合可分,便于转地。
5、垂直双王群
将巢箱和第一继 箱都加闸板,两块闸板同在一个垂直面上,上下相接,不留空隙,防止蜂王互通。流蜜季节,在第一继箱上加上隔王板,上面再加上第二继箱。管理时,两个巢箱上下换位即可,不必开箱调脾,管理起来较方便。
国外组织双王群的方法与我国有所不同,蜂王居上(最上一个继箱)和(最下一个箱体)中,秋后用报纸(隔在两个箱体之间)合并,让其自动更换蜂王。这种双王群,进入采蜜密期时,可加6-7个箱体(其中一半是浅继箱)。
谈到中蜂的饲养和管理,传统的毁巢取蜜法备受诟病,一直被视为落后和不科学的典型行为。一些“崇尚科学养蜂”的人更断言:活框养蜂、不毁巢取蜜是中蜂产业的未来,毁巢取蜜一定会被淘汰。
然而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作为一项古老的蜂蜜生产方式,在特定的客观条件下,传统的毁巢取蜜法不但合理、实用,而且相当科学,经得起现代科学的论证与考量。
中国最早的蜜蜂规模化饲养,据我考证,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在东汉时期。规模化饲养的创始人是民间高人姜岐。他的蜂场规模有多大不见文字记载,但从“教授者满天下,营业者三百人,民从而居之者数千家”的叙述上看,姜岐本人养蜂的数量和他的“养蜂联合体”规模,都不次于现在的专业养蜂个体户和“公司加农户”式的蜂业联合体规模。
在谈到中国的养蜂史时,关于世界上最早的规模化生产的创始这一点,显然被疏忽了,这很不应该。为什么?因为我们疏忽了这一点,就误读了中国传统的养蜂技术和蜂产品生产技术,而正是这种误读,导致中国的中蜂饲养背离优秀的传统生产方式而进入异途和歧途。近几十年来,正是这种对传统的误读和背叛,给中蜂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和不可估量的损失。
姜岐养中蜂规模大、效益好,这是毫无疑问的,不然的话,他就不会名满天下,从者如云。那么,他恃重的是怎样的养蜂方法呢?他的方法失传了吗?如果没失传,为什么直到目前,我们的中蜂养殖依然没有形成产业规模,没有一种称得上有普世意义的中蜂养殖法?
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这方面的问题。经过千百次的自我思辨之后,我对这个问题有了相对客观的认识。我认为:书上所说的姜岐的事迹真实可信,姜岐使用的是具有普世意义的典型的传统养蜂法,这种传统养殖法至今在民间仍在沿用。陕西岐山、麟游等地的民间养蜂方法就是古老传统养蜂法的活化石。
1968 年前后,我有幸在陕西省岐山与麟游交界的山区,见识了当地中蜂的饲养方式。土洞养蜂、空巢诱蜂、剿巢取蜜,是该地区养蜂的基本模式。
该地区的人们采用土洞置蜂,方法是在土墙上挖一个洞,洞口用土坯堵起来再用泥糊严,留一个小洞供蜜蜂进出。当地山林茂盛,野蜂很多,春夏之交,自会有野蜂飞来入住。如果当年风调雨顺,秋天百花开过后就可以收获蜂蜜了。
当时,该地区收获蜂蜜只有一种传统方式,山民们称之为“剿巢”,方法是用烟火熏杀蜂群,将整个蜂巢取出压榨蜂蜜。蜂巢取出后封闭洞口,留待下一年重复相同的步骤。
说到这里,难免有朋友会说:“说了半天,不就是听其自然毁巢取蜜么?这种落后至极的养蜂方法,连技术都谈不上,能叫养蜂吗?”
真的这么简单?我想未必。当年我在那里时,山民们1 户拥有十几二十群中蜂是常事,家里盛蜜往往用大水缸。由于无处存放蜂蜜,蜂群只养不取蜜也是常有的事。当地人稀地广,蜂蜜无销路,所以人们并未刻意养蜂,如果有意养蜂,一家养上百十群肯定不成问题,并且养100 群,全年也不必费一个管理工,除了挖洞,就只剩割蜜一件事了,其实一点管理工作都不做,等于“坐享其成”。
这才是问题的所在,这才是养蜂上规模的基础!我相信这种管理模式,就是姜岐当年“教授者满天下”的基本模式和通用模式。
我坚信当年姜岐所做的事,只是做蜂穴和取蜜,不然的话,他的蜂场不会上规模。我坚信姜岐先生当年取蜜一定是“剿巢”,因为只有一次性取蜜,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时间,这一点,近百年来已为国外规模化蜂场所证实。我甚至怀疑,汉字的“剿”,原本就是“割取蜂巢”的意思:右手持刀割向左边的蜂巢,应该就是“剿”字的表意。世上极典型的巢有二大类:一类是鸟巢,一类是蜂巢。大概没有人听说过用刀去割鸟巢的事吧!那么,这右手持刀所切割的巢就非蜂巢莫属。除非大脑有毛病,正常人是不会拿刀去割马蜂巢、胡蜂巢的。正因为这样,我才有理由认为,“剿”字原本是蜂蜜生产的专用术语,而岐山地区的取蜜术语“剿巢”,很可能就是从姜岐那里传下来的一个古词。
絮絮叨叨地啰嗦了半天,我只是为了说明一点:岐山地区的这种养蜂法,应该就是历史悠久的古传养蜂法,是典型的传统养蜂法。对于这种方式,我们不妨称之为“岐山传统养蜂法”,或干脆叫“岐山老养法”。
这种古老的养蜂方法,就是我们近几十年来一直斥为“落后”和“不科学”的养蜂法。之所以有这种看法,是因为“先进”的西蜂养法和“科学”的活框置脾法左右了我们的视野。戴着西蜂养法的有色眼镜,我们就无法看出中蜂老养法的高明与科学!
为还原事实,我拟先从科学和先进二方面对岐山老养法略加分析。
岐山老养法由三部分组成,即蜂穴、蜜蜂和取蜜。从科学的角度上讲,我没有发现其中有不科学的地方。
首先说蜂穴。岐山的蜂穴,是在土墙或土壁上挖出的土洞。这样的土洞冬暖夏凉,透气性极好,吸湿性很强,洞中一年四季的温度和湿度高度符合蜂群的要求。密封的洞口除了保持相对的黑暗之外,也有效地阻止了蜂害的进入。而这二点,对中蜂的正常生活和生存至关重要。完全可以说截止目前,还没有哪种人造蜂箱比岐山土洞更适合中蜂居住。因此从生物学角度上讲,土蜂洞是无可挑剔的科学。
再说岐山的蜂种。岐山老法养蜂,是预置蜂洞诱蜂入住,看似无意,实含很深的科学道理。众所周知,分蜂的时候大群、强群和壮群先分,第一次分蜂的蜂量是原群的1/2,是质量最高的。岐山山民预备的蜂洞,数目远远少于野生分蜂群数,因此它事实上收留了最强大的分蜂群,这就为它当年的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病群、弱群往往错过最佳时节才分群,宜居的洞穴早被强壮的蜂群捷足先登,从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淘汰不良群体的作用。无意之中一举两得。
至于剿巢取蜜,看似“杀鸡取卵”、“惨无人道”,但是也实有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从蜜源利用的角度上讲,一个地区的载蜂量是一定的,因此蜂群的数量不可能无限地增加。一旦蜂群超限,蜂蜜就可能歉收甚至绝收。因此从生态学的角度上看,剿巢是人为调整载蜂量的一项得力措施。如果山民们年年保留蜂群、扩大种群,那么岐山的养蜂只怕早就失去意义了。想想看,漫山遍野都成了蜂洞,蜜蜂到哪里去采蜜呢?
在此我还注意到了一点,那就是但凡是剿巢取蜜的地区,那里的野蜂资源通常都是相对丰富的,只要有蜂穴,不愁招不来蜂,在这种情况下,剿巢取蜜不存在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不能说它不合理不科学。在蜂群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我从未见过有人把所有蜂群全部剿巢的。事实上每年把2/3 的蜂群剿巢,对于拥有一定数量蜂群的养蜂者来说,通常不失为明智的选择,因为这样做不但可以持续维持稳定的生产群基数,而且可以取得相对多的蜂蜜,剿巢群节约下了越冬消耗的那部分蜂蜜,而空出的巢穴正好用来安置保留群下一年分蜂的分出群。
国外一些冬季漫长的地区,多年来一直流行季节性养蜂。养蜂者春天购进蜂群,秋蜜结束后即杀死蜂群一次性取蜜,这不是西方式的剿巢取蜜吗?外国人剿巢,没有人认为他不科学,而中国人剿巢取蜜,就被认为是“落后”、是“不科学”了呢?
因此我认为,在植被良好、蜜蜂资源丰富的地区,岐山老法养蜂作为一种定地养蜂的生产模式,是相当成熟、相当科学、相当先进的。它的实用性、生产性能、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的生态效应,是任何仿西蜂式的活框蜂箱和复杂的仿西蜂四季管理技术都无法比拟的。至少,没有一种现代技术可以这样“不劳而获”!
根据有限的文字记载,我们已经可以认定姜岐的蜂场相当具有规模;仔细加以推敲,我们不难有更多的发现;解读“教授者满天下”,我们就可想像,姜岐传授的养蜂方法肯定不止一种,他的教授只能是“一种基本模式、多种具体形式”,如果不是这样,他就无法满足不同地理环境下养蜂的技术需求。因此我有理由认为,我们近代拥有的各种技术,在姜岐时代就已经成熟,只不过后人各取所需独立发展,因此才导致了一己之外的技术相对失传。
根据姜岐的“教授满天下”,我们可以推测出不同材质、不同形制的蜂室已经出现,不同形式的分蜂和收蜂方法、不同形式的取蜜方式也已经出现。根据姜岐本人的养蜂规模和“营业者三百人”的养蜂规模,我们可以推测转地放蜂至少是小转地放蜂已经出现。为什么?因为中蜂的采集距离只有1 km,而在这样有限的空间里,定地饲养的蜂群是很难生产商品蜜的。当然不排除他的蜂群是分段散放的可能。
考虑到姜岐技术体系的复杂性和超前性,我认为近代多认为是创始于明代的多层格子蜂箱在当时已经得到推广使用,因此分层取蜜技术在当时已经成熟。
我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多层格子蜂箱的资料源于《致富奇书》,而《致富奇书》的原
人感到意外!
有人认为《致富奇书》是明代人的伪作,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这是《致富奇书》明代在书市上的重现。我们不能因为《致富奇书》千年不闻就认为它前代不存在,因为许多文献都有可能在千年尘封之后重见天日。例如我国战国时期的弩机失传千年,到宋代才被沈括发掘并复制。此后再度失传,直到明代才又被程冲斗发现并复制。在这项天才发明失传的年代,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战国时代的铜弩机不存在。我们应该客观地相信古文献的记述,不能因为暂时未看到就断言其不存在。多层木格蜂箱应该也是这样!
一如战国时代的勾心式弩机的性能至今仍不逊色于当今任何扳机的性能一样,多层木格蜂箱的性能事实上决不逊于各种中外蜂箱的性能。只要能认识到这一点,只要知道中国的养蜂技术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成熟并且规模化产业已经形成,并因此认识到时隔千年的我们思维和行为事实上连前人的境界和水平都没有达到,我们就不能不对我们的无知和肤浅感到羞愧。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再回顾我们这几十年来对传统养蜂法的贬低和否定,我们就不能不承认:应该被嘲笑的其实正是我们自己!我们这些自作聪明的人!
我仔细想了想:中蜂传统养殖法最大的弊端只有一个,那就是剿巢取蜜杀死蜜蜂。客观地说,这部分被杀死的蜜蜂,还有利用的价值,还可以产生效益。多层箱分层取蜜完全可以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而对于单体箱和固定蜂巢,将取蜜群的蜜蜂并入保留群将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将取蜜群的蜜蜂并入存蜜充足的保留群,蜂群将以特大群势越冬。群势越大,饲料越省,蜂群损失越小,春繁效果越好,始分群质量越高。不参加哺育的越冬蜂工作效率极高,它们将在春季的第一个花期创造财富,采集量将绝对超过它们冬季的消耗。无论从哪方面讲,这绝对是划算的交易。
如果经这样处理,剿巢取蜜还有缺陷吗?我想是没有了。
文献仅供参考学习!如有不正确请纠正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