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花卉网 > 养花知识>正文

芍药的寓意象征是什么(赠之以芍药暗示什么)

近期不少花友都在问:芍药的寓意象征是什么(赠之以芍药暗示什么),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4914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3分钟, 内容均可免费复制哦!


文章目录:

魔道官方胆肥了,魏婴直呼蓝湛老头,芍药的花语暗示了什么?

导语:《魔道祖师》动画逐渐开始大胆,内容趋向于原著,明着不来,暗着给。蓝忘机和魏婴之间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看多彩动漫,闯别样江湖!大家好,这里是云漫菌,欢迎来到动漫江湖。


《魔道祖师》原著内容有些东西不能拍出来,但是为了让这部优秀的小说动画化,动画官方还是做了许多努力,改掉那些不过审的东西,让动漫尽量看起来更为单纯。可虽然动画进行了改编,但我们还是能从中看到一些蓝湛和魏婴之间的纠葛,并且这种暗示在逐渐地明显,魔道要完结了,如果再不给漫迷点猛料,估计原著的感情戏就彻底没了。


蓝忘机醉酒

事情的起因要从蓝忘机喝醉开始说起,“醉酒”那一集当中,我们看到了蓝忘机罕见的感性,借着酒劲蓝湛彻底说出了内心对魏婴的感觉。他捆着魏婴只想把他拉回云深不知处藏起来,事实上最终蓝湛确实把魏婴带了回去。醉酒的整个剧情都在用一种委婉的方式告诉大家,蓝忘机心中一直是有魏婴的,他理解魏婴,并且不希望魏婴有事。


老头是什么意思

老头这个词相信大家不陌生,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一个词语的读音和语调不同有时候也会出现不一样的解释。醉酒事件之后魏婴和蓝湛之间感情一直很好,魏婴给蓝忘机的昵称是蓝老头,这个昵称大概是因为在魏婴眼里,蓝湛古板得像个老人家。这么理解是没有错,可是在魏婴有求于蓝湛的时候,用撒娇的口吻说出来的话就变成了另一个意思。大家知道某些地方的方言里,叫老公也是“老头”的吗?


命定之人

官方疯狂暗示的第三点更为直接,当年魏婴在云深不知处抄书,而书中记载着姑苏蓝氏抹额的含义,不过由于魏婴从来没认真看过书的内容所以压根不知道书里写了什么!书中明确记载,蓝氏抹额非命定之人不可取。命定之人?这词往往出现在恋人之间,用在这里虽然字面没有问题,但是实际含义却极为暧昧,蓝忘机圈上这几个字想必也是知道魏婴就是他的命定之人。


芍药花

书中写着命定之人的那一页还夹着一朵干的芍药花,这个细节就更有意思了,如果说蓝湛圈住“命定之人”这几个字是为了提醒自己魏婴的存在,那么在这一页夹上一朵芍药花就直接表达了蓝湛的心思了。芍药的话语是示爱真心,是爱情的象征,同时也代表着思念。芍药与世无争五月开花,不与百花争奇斗艳,是淡泊名利的代表,跟蓝忘机的完全符合。此时不容云漫在多说什么,明者自明了吧。


官方逐渐胆肥

随着故事迎来尾声魔道的官方也开始大胆起来了,如果说原著里的某些内容属于擦边球的话,那么魔道动画组这种暗示无疑是在打擦边球的擦边球,正所谓擦中之擦是也。因为暗示的手艺很高明,所以这种程度的内容完全不影响播出,不懂的小伙伴依然不懂,懂的原著粉欣喜若狂,不得不说魔道官方的这波操作实在是太强了。


结语

蓝忘机和魏婴无论在动画中的结局是什么,作为一个动画粉丝,大家一定要多注意魔道的故事剧情,这是一部具有非常优秀剧本的作品,原著的逻辑在动画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故事内容是饱满的,除去一些小众文化之外,其实魔道故事大纲本身就很优秀,也希望大家把注意力多放在这个上面,支持国漫发展。


好了,今天的动漫故事就和大家聊到这里,喜欢的小伙伴可以添加主页动漫群,我是云漫菌,山高水远,我们江湖再见!


文|云漫菌


抄袭必究


“奇妙”中药材,“壶”里有乾坤

2020-07-25


□ 本报记者 田可新


实习生 杜银莲


世人颂誉医者救人于病痛,称其“悬壶济世”。所谓“壶”,就是盛药的葫芦。还有一句俗语,叫“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细究起来,倒也不算是“故弄玄虚”。


据中国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我国中药资源种类高达12807种,而中药形成的方剂更是浩如烟海,数不胜数。数千年间,中医药先贤们深入探索、实践和总结,使中医药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同与应用。传承至今,不少高校都开设了相关专业,大批的药学家依然在这个领域进行科学研究,不断创新。这“壶”里的乾坤,可着实大着呢。


以身试药的“担当”


实践出真知。这句话,用来讲中药的起源与发展,再合适不过。你是不是想到了“神农尝百草”这个上古传说。《淮南子·修务训》中有言,“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螺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墝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一日而遇七十毒。”有后人据此认为,这位牛首人身、骨骼清奇的首领,依靠口尝的方法来寻求、发现药物。想想这个过程,何等惊险与悲壮。好在神农氏是“医药之神”,有“主角光环”加持,多次以茶解毒、化险为夷。


而到了东晋初年史学家干宝的笔下,神农氏还开了“外挂”。《搜神记》第一卷第一篇:“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意思是说,神农用赤色鞭子鞭打各种草木,从而全部了解了它们有毒、无毒、寒、热、温、凉的性质,以及酸、咸、甘、苦、辛五味所主治的疾病(其中,酸主肝、咸主肾、甘主脾、苦主心、辛主肺)。而民间的传说更是神乎其神,称这条赤色鞭子乃天帝所赐,神鞭在手,便可识别草药有毒无毒。有毒之草,鞭之则色变,无毒之草鞭之则无变化。神农氏也正是持此赭鞭,走一路鞭一路,试尽天下百草,甄选出能治病救人的草药。据传,在湖北西部,至今仍可以找到神农鞭药的地方,叫作神农原;神农氏跋山涉水、架木为梯之处,便是“华中屋脊”——神农架。


细想来,不论是“尝”还是“鞭”,神农氏试药,其实就是先民集体行为的投射。经过无数人的无数次试验,他们搞清了哪些植物能吃,哪些不能吃,哪些有药用价值,可用来医治疾病。例如,那些吃了会导致人腹泻的植物,就可以用来医治腹胀便秘。有观点认为,我们的祖先最先认识的药物正是消化道药物。而这些宝贵的经验,经过世代相传、口尝身试、反复实践,并加以理论升华催生出中药学,从逻辑上推论,应该是先有药后有医。中药学得以以书籍的形式记载下来。比如《神农本草经》,那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后世,又有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唐代集体编纂《新修本草》。此外还有《开宝本草》《嘉祐补注本草》。元代《饮膳正要》一书,还对药膳食疗作了系统的总结。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念本草一书历代注解者谬误亦多,遂考古证今,辨疑订误,广采博收群书,历时数十年编成《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附方11000多个,分为十六纲,六十二类。每药之下,分释名、集解、辨疑(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诸项,体例详明,用字严谨,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这位“药圣”也效法神农氏,躬身试药。他将尝试曼陀罗花酒的情景写进《本草纲目》,“相传此花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予尝试之,饮须半酣,更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验也。”他还介绍了此花的麻醉功效,“八月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昏如醉,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


医家还从患者那里觅得良药。相传,有一个黄痨病人(黄疸),面色姜黄,眼睛凹陷,找华佗治病。华佗皱着眉摇了摇头,表示无能为力。半年后,华佗恰巧又碰见那人。发现这位病人,不但无性命之忧,反倒愈发红光满面。仔细一问,人家没吃啥保命“仙丹”,只因灾荒食了一个月有余的“野草”。华佗细细寻去,发现竟是青蒿,便也用此法给黄疸病人施治,怎料效果不佳。秉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华佗又去“求教”早前那位病人,又得知其吃的是“三月青蒿”。到第二年开春,他再以三月间采集的青蒿展开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到这还不算完。华佗又深入试验,发现只有幼嫩的青蒿茎叶才有功效,便将可入药的命名为“茵陈”,还作了一首科普民谣——“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不主张滥杀动物入药


入药的草本植物,也分“三六九等”。令人称奇的是,有的中药明明源自同一种植物,功效却大大不同,甚至相反。比如夜交藤、何首乌,前者功效能养心安神、祛风通络,后者功效能补肝肾、泻肝风、清热解毒;瓜蒌皮与天花粉,前者清热化痰、润肠通便,后者生津止渴、消肿排脓;而麻黄、麻黄根,前者能发汗解表,后者却是固表、敛汗。


动物当然也可入药。单按入药的部位来划分,有全身可入药的,如海马、地龙、白花蛇等;还有分泌物、衍生物入药的,包括麝香、蜂王浆、蟾酥等;甚至排泄物都可入药,比如五灵脂、望月砂、蚕沙等。据统计,我国已知可作药用的动物已达1500余种,从低等的海绵动物到高等的脊椎动物都有。


单说虫子入药,在我国就有5000年的历史了。辞书之祖《尔雅》就记录了80多种虫类药。武侠小说中,也常拿“毒虫做药”说事儿,它们往往是大侠们强身健体、倍增功力的“法宝”。比如,在《笑傲江湖》中,五毒教就创制了“五宝花蜜酒”,所谓“五宝”,就是青蛇、蜈蚣、蜘蛛、蝎子及小蟾蜍,酒色极清,纯白如泉,用以解毒。而药学典籍中也的确提到,蝉壳、蝎子能解毒;僵蚕、虫草可以滋补;小蚂蚁能够治疗风湿。看来,虫子的功效往往相当独特,但不少也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起来当然要慎之又慎。


古代的医家也并不主张滥杀动物入药。“药王”孙思邈曾说:“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千金方》中有云:“药有善代之品,而无善用药之医。善用药者姜有桂枝之用也。”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国药典》明确野生资源枯竭的品种会从药典退出,因此穿山甲未被继续收载。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找到入药野生动物的替代品,相关研究已经有很大进展,例如人工麝香、人工牛黄都已研制成功。


中药极其重视“配伍”。这也是临床用药的基础。在使用两味以上药物时,要注意“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的关系。像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地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相须;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相使;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和消除——相畏;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相恶。


而且,药方哪是随便能开的?就说《红楼梦》里那治疗宝钗姑娘热毒、喘嗽之症的冷香丸,只做起来就不是一般的严苛。“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水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水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且不论其是否真的有散寒化痰、平喘止哮之功,这还只是文学作品中的偏方杂药,单就用量、贮藏方法等记录就如此繁复。可见,无论保健还是疗病,吃中药千万要谨遵医嘱,切勿盲目服用。


中药的奇闻趣事


中药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从药名讲起,就可谓美不胜收。如诗词一般,中药名有“婉约”的,有“豪放”的,被文人用来传情达意,流传下各种奇闻趣事。


“在牡丹亭边,常山红娘子,貌若天仙,巧遇推车郎于芍药亭畔,在牡丹花下一见钟情,托金银花牵线,白头翁为媒,路路通顺,择八月兰开吉日成婚,设芙蓉帐,结并蒂莲,合欢久之,成大腹皮矣,生大力子,有远老,持大戟,平木贼,诛草寇,破刘寄奴,有十大功劳,当归朝,封大将军之职。”仔细找找,这里面可“藏”着24味中药呢。想来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是读了这个充满“药香”的浪漫爱情故事,才开始创作构思,最终完成了巨著《牡丹亭》。


就说这首中药诗里提到的“当归”吧。人们都觉得,当归一味药承载的正是思念之情。其实,还有这样一则逸闻,三国时期,名将姜维降蜀后,他的母亲尚在魏国,于是给儿子寄去当归,而姜维答曰:“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寄回来了远志,表达自己要统一中原、光复汉室的远大志向。故事里的当归、远志都是中药,当归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作用。远志则有安神益智的功效。


如果中药名的霸气程度有排名的话,王不留行一定会荣登榜首。虽然这个名字充满了王霸之气,但它确实是一味中药,其主要功效在于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在描述它的药性时,李时珍说:“此物性走而不住,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所以叫“王不留行”。关于这味药,《世说新语》中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世说新语·俭啬》讲述了魏晋时代多个吝啬鬼的故事,其中一个吝啬鬼是高官卫展。江州刺史卫展在浔阳时,对于投奔自己的知交好友,一概不理,只是送一斤王不留行。这些人得到了礼物,也就明白了卫展赶人的暗示,识相地离开了。就这样,卫展利用王不留行这味药,达到了守财的目的。更有趣的是,书中还记载了来自卫展外甥李弘范的吐槽:“家舅刻薄,乃复驱使草木”,意思是“我舅父太刻薄了,竟然役使草木来逐客”,一句话里满满都是嫌弃。


眼下,“CP文化”大行其道,单论药名,其实也可以从中药中找出许多CP。只从文义看的话,当归与将离简直是天作之合。“相赠以芍药,相招以文无”,晋代崔豹《古今注》对这个习俗作出过解释,芍药别名将离,文无则是当归的别称。如果必须分别而不忍直说,就赠予芍药暗示对方,如果思念对方就以当归之名相邀。不论是当归还是将离,都是东方人含蓄的情感表达。再比如猫爪草和狗尾花这对中药名,看起来十分“登对”。猫爪草味甘、辛,性温,用于化痰散结,解毒消肿。狗尾花可以消炎解毒。此外,迎春花和忍冬藤也十分匹配。迎春花是以花或叶入药,而忍冬藤别名大薜荔、水杨藤、千金藤,同它的花蕾金银花一样,具有清热、解毒、通络的功效。


中药与文学的梦幻联动,更是有很多。《楚辞》以香草美人喻君子,各种花草植物信手拈来,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一句,诗人构筑出一个生机盎然的花草世界。白居易《酬梦得比萱草见赠》将酒与萱草并列:“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杜牧以豆蔻比喻少女的青春年华,有诗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晏殊《木兰花·杏梁归燕双回首》“杏梁归燕双回首,黄蜀葵花开应候。”中的蜀葵别名一丈红,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论起药名词,济南二安之一的辛弃疾也有佳作,请看他的《定风波》:“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篇章。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词中的“木香”“雨余凉(禹余粮)”“石膏”“防风”“常山”“知(栀)子”“海早(藻)”“甘松”都是药名,天衣无缝地嵌入到词里。这首词是辛弃疾为邀请医生友人马荀仲而作,虽然是游戏笔墨,但是词人爱国之心不灭,词中凄凉和愤懑之情也就不减。南宋朝廷苟且偷安,辛弃疾报国无门,引药入词,恐怕也无法治愈心中的悲愤。


诗经.散文:芍药,有一个不为人熟知的身份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国风·郑风·溱洧






如果有人赠你一枝芍药,不要不假思索就接受,你要知道它不只是代表美好,更是一种邀约,它的背后藏着一句暗语,关于爱情。


或许,你会问,代表爱情不是红玫瑰吗?怎么跟芍药有关系呢?在我没有读到诗经中这篇《溱洧》时,我和你是一样的想法。原来,作为爱情之花,芍药才算得上鼻祖。


本着溯本清源,我们的七夕节,将芍药列入了代表花卉,也算是对这个古已有之的身份的一种认定吧。


那一年的芍药,开在春天的水岸,传递在少年少女的手中,带着珠露的晶莹……






中国自古就有踏青的习俗,特别是在先秦时代的郑国,踏青,不只是欣赏春天的美好,还有一种“招魂续魄,拂除不详”的宗教风俗。人们借助这种虚幻的仪式,告别冬天的肃杀,祈求现实的丰年。


正是这样的风俗将人们聚在一起,在溱水和洧水的岸边,人们欣赏着春水的欢腾,采摘着岸边的兰草,一边相互祝福,一边放声歌唱,“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


这样的场面,让人想起广西壮族的“三月三节”,一样美好的春天,一样以祭祀风俗为主调,一派春和景明,一众欢歌笑语,怎么可能不发生美好的故事呢?






于是,当人们纷纷采着兰草,用香气驱散着身上的阴郁,也有人偷偷采了芍药,要送给自己的心上人。


你看那个女孩正在仔细地挑选着一枝含苞待放的芍药,那粉粉嫩嫩,如此刻少女的脸庞。娇羞的是一颗心,大胆的却是她的勇气。


你看她径直走向她心仪的男孩,开口便说“你看河的对岸又宽阔又有趣,咱们过去看看吧?”男孩说:“我去过了”。女孩仍不罢休,直接撒娇道“你再陪我去看看呗”!


听了这句,我想任何一个对女孩有些好感的男孩都不会再拒绝,于是一份爱的情愫便从水岸的那边开始蔓延开来……


就像壮族姑娘,总有一首歌唱给对面的心上人,若是他也有意,一定会在歌里给她一个想要的答案。






中国人表达爱情一向是比较含蓄的,更喜欢用暗示的方式,比如绣一只鸳鸯戏水的荷包,比如送一块自己贴身的玉石,比如写一首小诗,比如弹一首曲子。


像郑国女孩和广西女孩这么大胆的追求,即使是我们这个时代也是一种不凡的勇敢。


其实,追求爱情,还真的应该勇敢一点,遇见自己心仪的人,要敢于靠近一步,要敢于主动表达。


不是你觉得有缘,老天就能帮你安排。不是你觉得属于你的,早晚都是你的。只有主动出击,让对方懂你的意愿,也让对方看到你的好。


特别是女孩,主动,并不是什么轻浮,而是自信的表现,懂得自己真正的需求,一旦遇到,就去争取。被动等待,更多的是迎合别人的心意,只有主动选择,才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不要在情人节时等待玫瑰,也不要七夕时等待爱情,而是自己准备一枝精挑细选的芍药,去约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告诉他关于《溱洧》的故事。若ta收下,你们就约一个春天,跟喜欢的ta浪费一段青春的时光吧。


春天,万物萌发,也适合爱情。若你不知道如何开口,那就约ta一起去踏青吧,一起去看陌上花开,一起去听河水涣涣,一起放飞一支画着芍药的风筝,一起去浩荡的春风中奔跑,或许,你会寻到那么一个瞬间,触到ta的眼神,碰到ta的手,看到芍药的红。


“赠之以勺药”,是多么美好的馈赠啊,馈赠春天,馈赠青春,馈赠爱情,若恰好你的内心也盛开着同样的一朵,这样的遇见,别错过。


愿春天之曼妙,有一朵芍药。愿青春之美好,因一朵芍药。






文字:爱吾爱


图片:网络,诚谢(芍药)



芍药的花语是什么意思(芍药花的花语和寓意)

芍药的花语和寓意和象征(芍药的花语和寓意图文)

【本文标题和网址】芍药的寓意象征是什么(赠之以芍药暗示什么) http://www.dgzd.cn/qiuhua/202308225902.html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8月22日 星期二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