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花友都在问:生姜种植前景如何(生姜种植大户),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生姜是老百姓餐桌必备的调味蔬菜,具有特殊的香辣味,可去腥、去膻、增鲜、添香。同时,生姜具有健胃、祛寒、发汗、解毒、防暑等保健作用,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材。生姜种植效益高,历来就有“种姜又养羊,胜过去南洋”的说法,生姜在我市各县(区)都有广泛种植,常见优良品种有广州疏轮大肉姜、广州密轮细肉姜、河源紫金姜等。为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我市优势特色产业,指导广大农户更好的种植生姜,现将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选交通方便、排灌设施好、土壤疏松肥沃、上茬作物不能与生姜病源共生的田块种植,最好是新土地块,以避免生姜感染相关病菌。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深翻25~30厘米,犁冬晒白。播种前,每亩撒施氢氧化钙(熟石灰)50~75公斤,进行土壤消毒。并施入基肥,一般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或有机肥500公斤、过磷酸钙50~55公斤、硫酸锌1~2公斤及硼砂0.5~1公斤,然后将地整平耙细,开沟起畦。畦宽110厘米、沟宽30厘米、畦高25~28厘米,每畦纵向开二条种植沟,两种植沟相距50厘米,种植沟至畦边30厘米,并根据田块大小开好十字沟和环田沟,以利排水。
选择肥大、丰满,色泽鲜亮,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质地硬、无病虫危害的健壮姜块作姜种,严格淘汰瘦弱干瘪、肉质变褐及发软的姜块。一般每亩种植4000~4500株,用种量为200~315公斤。通常在播种前20~30天,将姜种洗净泥土,平铺在草席或干净地上晾晒1~2天,再将姜种移至室内盖上草帘或麻袋堆放2~3天。如此交替晾晒2~3次后开始催芽,将姜种堆放在室内,用草帘或麻袋盖好,温度保持在22~25℃,约10~15天后姜种就开始发芽。选择芽长0.5~2厘米,芽粗0.6~1厘米,幼芽粗壮,顶部钝圆,色泽鲜亮的姜种播种。
我市适宜播种时间在4月中旬左右(农历谷雨前后)。播种前先将姜种切或掰成每个重约50~70克,有1~2个短壮芽的姜块,再放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中浸泡2小时,捞起后拌上新鲜草木灰播种。播种时将切好的姜种芽朝上,平放在种植沟内,株距25厘米,最后盖上一层4~5厘米厚的细泥土。为保证生姜顺利出苗,播种时如遇天气干旱需在种植沟淋透底水再播种。
生姜不耐强光和高温,播种后应及时进行遮荫。可在畦面盖一层干净稻草;或采用水泥柱、竹竿等材料,搭成2米高的棚架,扣上遮光率为30%的遮荫网。秋后光照强度减弱,应及时撤出荫棚,增加光照,提高产量。
生姜为浅根性植物,吸收水肥能力较弱,对水肥条件要求比较严格。通常在苗高约30厘米、1~2个分枝时第一次追肥,可每亩施尿素10~12公斤,配成1%的稀肥液淋施;3~4个分枝时,每亩施复合肥50~55公斤;5~7个分枝时,每亩施复合肥25~30公斤或过磷酸钙30~35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后期一般不需施肥,但可根据苗情和气候情况叶面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
播种前浇足底水,在姜苗70%出土后浇第一次水;幼苗期小水勤浇,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0%左右;旺盛生长期需水量增多,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5%~80%;雨水较多时要及时清理沟渠、排除积水,降低地下水位。收获前10~15天停止浇水。
生姜的根茎生长要求黑暗湿润的环境,在生姜根茎快速生长期,需根据其生长情况,及时进行培土。一般培土2~3次,结合追肥、除草同时进行。
生姜的主要病虫害有姜瘟病、姜叶斑病、姜炭疽病、姜纹枯病和小地老虎、姜螟等,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生姜病虫害防治,达到安全、环保的目的。
主要采用以下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一是选择无病田地留取的姜种;二是与其它非同科作物实施3~4年以上的轮作;三是用井水灌溉,防止病菌通过水源传播;四是平衡施肥,多施腐熟有机肥,且以磷钾肥为主,少施氮肥;五是采收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集中烧毁,保持田间清洁。
生姜在8月份就可以开始收获,但为了高产和延长贮藏时间,一般在11月气温下降到15℃左右时才收获。采收要选择晴天,先割去地上茎,然后刨出根茎,将受病虫危害和人为损伤的姜块挑出,鲜姜分级出售或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