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花友都在问:风信子如何栽种(风信子的种植方法),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风信子是一种非常漂亮的植物,特别是在开花的时候,花朵小巧而紧致地排在一起,颜色丰富多彩,洋溢着春天的味道。今天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种植风信子的养护技巧。
种植风信子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土壤,最好具备疏松肥沃的特点且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一般使用泥炭土搭配颗粒土就不错,注意不能全部使用颗粒土,这种土虽然疏松,但是保水能力略有欠缺。
风信子是通过种球进行繁殖的。将种球埋入土壤中,如果是十厘米宽的花盆种一个就可以了,不要种的太密,否则会影响到光照。如果是大一些的花盆,可以多种几个种球下去。注意适当埋深一些,这样对它的生长有一定的好处。
种球种下去之后,将其摆在光线比较明亮的地方,它会先长根系,一个月后小芽再慢慢冒出。这个时候记得给它使用一些肥料,每半个月一次,建议选择钾含量比较高的肥,可以促进植株更快的长芽开花。
一般来讲,浇水应遵循“适量浇水,见干则浇”的原则,气候过于干燥时可以进行喷水保湿。它的花期是在每年的三到四月,开花之前可以给它追肥一次,开花之后、秋冬天生长旺盛期各追肥一次,可以使用一些磷钾肥。夏天的时候风信子会进入到休眠期,等到花开败之后,把鳞茎取出,秋天再进行种植。
风信子的花语是什么(风信子花图片)
更多花卉知识
万寿菊种植是成县引进的东西协作扶贫订单项目,近年来成县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引进并发展万寿菊生产。通过政府部门的引导鼓励和农业农村部门的科技指导等多种形式,增加了万寿菊种植面积,提升了种植农户的经济收益,逐步形成了万寿菊产业的发展雏形。同时,万寿菊以独特的观赏价值等助推了美丽乡村建设。2020 年成县推广种植万寿菊0.133 万 hm 2 ,收入达 2 933.52 万元。2021 年推广种植万寿菊达 0.213 万 hm 2 (绿化公共区域种植713.33 hm 2 ),全县 17 个乡(镇)均有种植,育苗、种植及鲜花收购期间解决劳动力 3 000 余人(次)。万寿菊被当地农民誉为“致富花”,但通过调查发现农户在万寿菊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万寿菊的品质和产量,切实提高农户收入,对万寿菊的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总结如下。
选择适应性广,植株高度适中,分枝多,开花早、花朵大、花期长,抗逆性强等综合性状好的品种。
通常在移栽前 40~45 d 开始育苗,成县的育苗时间为 4 月 10—15 日,苗龄必须达到 40 d 才可移栽。
正常情况下,每移栽 1 hm 2 万寿菊所需苗床面积为 300~375 m 2 ,用种量约为 0.45 kg。
小拱棚是农业栽培中幼苗移栽最常用的农业设施之一,成县万寿菊育苗一般都采用小拱棚育苗。为了降低育苗成本,小拱棚的骨架用竹子等轻便材料搭建而成,然后在骨架上覆盖塑料薄膜即成小拱棚。小拱棚间距至少 40 cm,方便后期人工操作。苗床一般选择向阳避风地块,以东西走向为宜,选用提温、保温性能良好的无滴膜进行育苗。苗床要选择松紧适宜、质地良好、结构合理、保水性和透水性适宜、整体田面平整的土壤。苗床面积以便于育苗管理为宜,一般宽度以 1.25 m 为宜,棚骨之间的距离一般为 0.4 m 左右,拱棚高度以0.6~0.7 m 为宜。播种应在无风的晴朗天气进行,播种前须晒种和精选种子,仔细剔除杂质和秕籽,然后用多菌灵浸泡种子消毒,并在 20~25 ℃的温水中浸泡 7 h 左右,捞出控干水分后拌细沙播种。为了预防万寿菊苗期病害,可用广谱性内吸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或广谱保护性杀菌剂(百菌清 1 200 倍液)进行药剂拌种。
为了促使种子发芽,棚内室温一般保持为 20~25 ℃。播种后约 7 d 便可出苗,幼苗长至 3 cm 左右,第一对真叶长出后要进行通风和清除杂草。幼苗长至 4~5 cm 时,喷施 1 次甲基托布精或白菌清预防病害。幼苗长至 5~7 cm 时移栽 1 次,长出 7~8片真叶时便可定植。
万寿菊种植应选择背风、朝阳、平整、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块,尽量避开地势低洼、积水不能及时排除及连作和上茬喷施过除草剂的地块。冬至前深耕土壤,同时深施有机肥 30 000 kg/hm 2 、磷酸二铵 225~300 kg/hm 2 、钾肥150 kg/hm 2 、尿素60 kg/hm 2作基肥。为防止地老虎、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的危害,整地时可撒施辛硫磷颗粒剂 45 kg/hm 2 。边平整土地,边覆盖地膜。
一般采用大小垄地膜双行种植方式,地膜带幅间距 50 cm,膜面 60 cm,在同一地膜带上两边单株移栽两行,株距约 50 cm,行距约 40 cm,栽植密度36 000~42 000 株 /hm 2 。
移栽苗以叶片4~5对为佳,移栽深度为3~5 cm。一般在 5 月 15—20 日开始移栽,5 月 25 日前结束。移栽后即时覆土、及时浇水。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可在水中加 50%辛硫磷乳油 1 000 倍液灌根。水要浇透,土要盖严,栽直栽正 。
苗期经常观察幼苗生长情况,定期开展田间检查工作,发现有缺苗、死苗的田块要及时补苗。补苗前对死苗进行仔细检查,如是地下害虫导致,要及时对死株周围的地下害虫进行清理;如是病株,将病株妥善处理后对周边土壤进行杀菌处理,同时拔除杂异株和病劣株。
及时松土、锄草,提高地面温度,防止土壤板结,促苗早发及健壮生长。
移栽后如出现干旱情况,及时浇缓苗水 1~2 次。
一般培土分 2 次进行,第一次小培土,在第一对侧枝长到 10~15 cm 时进行,第二次在封垄前 8~12 d 进行,天气干旱时培土结合浇水进行。
孕蕾期至开花期等生长旺季,以延缓植株衰老为目的进行叶面喷施 0.3%尿素液 +0.5%磷酸二氢钾1~2 次。
株高 20 cm 左右时及时摘心平顶,以平衡苗情、促进植株分枝、促使开花整齐一致、降低植株倒伏风险。摘心原则:强旺苗重增摘,弱小苗轻增摘。
防治万寿菊病虫害除选用抗病虫的优良品种外,还要将发病植株及时清除,并立即烧毁,减少田间菌源。此外,要针对万寿菊病虫害的发生时间和发生特点积极开展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原则:考虑防治效果;考虑防治药剂的价格,提高投入产出比 。
适时采摘是影响万寿菊品质和产量的关键因素,在叶黄素含量最高的时期适时采摘才能实现高产、高效、优质的目标。正常情况下采收期为 7 月 1日—9 月 20 日,一般每隔 5~7 天采收 1 次。花朵形成球形,花蕊未全部开放,花瓣展开 80%左右时为采摘适宜期。每茬花的采收应在 1 d 内完成,采收时要确保花朵无水珠、无霉烂、无泥土、无其他杂质,且梗长度不超过 1 cm。采收后及时出售。若受天气和人工影响,不能及时出售时,为防止鲜花变质须晾在通风阴凉处,厚度不超过 10 cm 。
为了准确掌握农户种植万寿菊的规范性,先后对 8 个乡(镇)的 72 户种植户在栽植、管理、病虫害防治、采花等 4 个层面,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调查。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凡是摘花产量高、效益好的,多数是规范种植户,能按技术要求进行壅土、追肥、病虫害防治及采摘。部分种植户管理比较规范,能按技术要求追肥、防治病虫害,也能及时采摘,但收入不高,主要是地块选择不合理。如沙坝镇开元寺村地势低洼,雨季容易形成内涝,万寿菊植株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影响了植株的正常生长,导致产量低。部分农户因缺少劳力,只栽不管,疏于田间管理致使杂草丛生、植株生长不好,且没有及时采花,致使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农户不重视壅土、除草、追肥、病虫害防治,不及时进行叶面追肥,植株发病后才匆忙打药,导致植株大面积枯死。部分林下栽植光照差导致产量低,如鸡峰镇草滩村,栽植标准、管理到位,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万寿菊种植在核桃基地,核桃树冠大,光照严重不足,导致核桃树下的万寿菊生长瘦弱、不分枝、开花小、产量低、虫害严重。
成县万寿菊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发展前景良好。种植区域为海拔 1 200 m 以上的坡地、新开垦撂荒地,应实行轮作倒茬、覆膜种植,避免在重茬地、地势低洼地、通风不畅地及林下地块种植。与常规农作物相比万寿菊植株有异味,野猪等不为害,且万寿菊管理简单、适应性强、易成活。万寿菊种植具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可美化乡村人居环境,有助于形成以产业促旅游、以旅游促产业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只有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应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和合理的田间管理方法,才能提高万寿菊产量、质量及种植户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