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花友都在问:泽泻种植技术是什么意思(泽泻种植技术是什么),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泽泻,为泽泻科泽泻属植物。以块茎入药,中药名泽泻。块茎中含多种四环三萜酮醇衍生物,包括泽泻醇A、B、C及泽泻醇A乙酸酯、泽泻醇B乙酸酯、泽泻醇C乙酸酯,表泽泻醇A、24-乙酰基泽泻醇A等,并含有胆碱、卵磷脂和一种磷酯物质以及倍半站成分:澤泻摩醇和其他氧化物。性寒味甘,具清湿热、利小便、降血脂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水肿、痰饮、淋浊、泄泻及妇女白带等症。泽泻主产于福建、江西、四川等省,多系栽培。
育苗地宜选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的水田。先将水排干,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3500~.400kg,翻耕入土作基肥,三犁三耙后,整平田面,开步道作苗床,床宽1.2m,床高15em,床面要求平整。步道宽40cm。整好的苗床待表土稍干时进行播种。种植地宜选阳光充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的水田。前作以早、中稻为好。待前作收获后,深耕土壤25em,每亩施人3500~ 4000kg厩肥或2000 ~ 2500kg绿肥作基肥。再经三次犁耙,充分整细整平。然后在田四周开沟,以利引水灌溉和排水。
泽泻主要用种子繁殖,先育苗后定植。
1.育苗
(1)种子处理泽泻种皮含有果胶和半纤维素,不易透水。因此,在播种前应将种子装入布袋内,放入清水中浸泡1~2天,进行催芽。然后取出晾千水气再下种。(2)播种期播种适宜期因地而异,-般在6 月中旬至7月中旬播种为好。播种过早易于抽苔开花;过迟则生长期太短,产量较低。
(3)播种方法通常采用撒播。选择晴天,将处理好的种子拌以100倍的草木灰或火土灰,均匀地撒于床面上,再用竹扫帚轻轻横扫床面,使种子与泥土密接。当床面表土稍干裂时,即灌浅水。灌水不宜太满,以防种子飘移。每亩用种量约1kg,培育的种苗可种植大田25~30亩。
(4)苗期管理泽泻因多在夏季 高温季节播种,此时气温高,光照强,对幼苗生长不利。因此,播种后应搭棚遮荫,棚高50cm,棚顶盖卷帘,晴天和雨天盖帘,傍晚卷帘,使幼苗白天遮荫,夜晚吸收露水。随着幼苗的长大,应逐渐缩短遮阴时间。出苗20天后,苗高达10cm时,拆除荫棚,增大光照强度,使幼苗生长健壮。播种后每天早晨或傍晚灌水,水面需高出床面2cm左右,浸1~2小时后,即行排水,但沟中始终必须保持满水,以保持苗床有较高的湿度。当苗高达3cm后,床面始终要保持一层浅水,水深不过苗尖,雨过后随即排水,仍保持一层浅水。
当苗高3~4cm时,进行间苗除草,拔除过密的弱苗,保持行距2~ 3cm,边间苗边拔草,一般需进行2~3次。结合间苗除草,追肥2次,第一次每亩施腐熟稀薄人畜粪肥水1000kg,或硫酸铵5kg对水1000kg淋浸苗床,切勿接触苗叶,以免引起肥害;第二次,于20天后,施肥量可稍增大,方法同第一次。每次施肥前应排尽田中之水,后施肥,待吧水下渗后再淮浅水养苗。
2.定植泽泻在大田中生长期只有150天左右,定植早晚对植株的生长好坏和产量高低关系极大。定植太早,易形成大量分蘖和抽苔开花,降低产量和质量:太迟,气温降低,生长期短,植株发育不良,产量亦低。一般在8 月立秋后至处暑前移栽为宜。移栽时应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3点以后进行。选择高约15cm的粗壮苗,随起随栽,株行距25~ 30cm,每亩栽苗7000~ 9000株。苗要栽正、栽稳、浅栽。一般栽人泥土中3~ 4cm较好,以免苗芯沉入泥中。
1.扶苗补苗定植后,于次日检查,发现倒伏的幼苗,应扶正;缺苗应补齐,确保全苗。
2.中耕除草、追肥泽泻在生长期间一 般要耘田、除草、追肥3~4次。三者在同一时间内连续进行。先追肥,后耘田除草。第一次追肥在定植后的第10天进行,每亩施腐熟人畜粪水约1000kg;第二次在9月中旬,每亩施入硫酸铵10~15kg;第三次在10月上旬,每亩施水粪肥2000kg,或尿素15kg,其中第三次施肥是促进发棵,生长健壮,夺取高产的关键;第四次于10月下旬,每亩施人腐熟人畜粪水1000kg,或碳酸氢铵10kg,每次追肥之后,进行耘田除草,并剥除基部黄枯叶,踩入泥中,每次追肥耘田除草时,先排水,在施工完毕后,再灌水,促进块茎生长。
3.灌溉排水在生育期中宜浅水灌溉。移栽后保持水深2~ 3cm,第二次耘田除草后经常保持水深3~7cm,11 月中旬以后,逐渐排干田水,以利采收。
4.摘花葶、抹侧芽9月下旬,在第二次耘田除草后,泽泻陆续抽花茎和萌发侧芽,消耗养分,影响产量和质量,故除留种者外,其余者应及时摘除花茎和抹除侧芽。
1.病害主要为泽泻白斑病。7月开始发病,9~10月为害严重。发病初期,叶片上的病斑较小,圆形,红褐色,病斑扩大后,中心呈灰白色,周缘暗褐色;叶柄上病斑黑褐色,棱形,中心略下陷,逐渐延伸,相互连接,最后叶柄枯黄,造成植株死亡。防治方法:①发病初期用1:1:1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400~500倍液喷洒,每7~10天1次,连续2~3次。②加强田间管理,选择无病田留种。③播种前,种子用40%福尔马林80倍液浸种5分钟,洗净药液晾干后下种。
2.虫害
(1)银纹夜蛾主要以幼虫为害叶片,造成缺刻和空洞。幼虫老熟后在叶背化蛹。防治方法:①虫害发生时用10%杀灭菊酯2000~3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喷杀。②在田间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蛾。
(2)泽泻縊管蚜7~8 月为害幼苗。黑色无翅成虫群集于叶背和花茎上吸取汁液,导致叶片发黄,影响块茎发育和开花结实。越是干旱、闷热,成虫繁殖越快,对泽泻为害更大,严重时造成绝产,必须及时加以防治。防治方法:①育苗期喷40%乐果乳油2000倍液,每7天1次,连续3~4次。②成株期喷40%乐果乳油1500~ 2000倍液,或50%马拉松乳油1000倍液,每隔5~7天1次,连喷3~4次。
1.留种
(1)分株留种泽泻采收前,在大田中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块茎肥大的植株作种株。在采收时另行挖起,割去地上枯萎的茎叶,将块茎移栽于比较湿润的地里,斜栽入土,深7~ 10cm,不宜过深或过浅,过深块茎易腐烂,过浅易受冻害。栽后覆盖秸杆藁草保温防冻。翌年立春后,每一块茎能萌发出10多个新芽,待新芽长成20cm左右的幼苗时,挖起母块茎,按新苗数分切成单株,移栽于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的水田中,行株距各30~ 40cm。栽后加强管理,7-8月果实先后成熟。当果实呈黄褐色时,即分批连梗剪取。然后将果枝扎成小把,置通风干燥处阴干后,脱粒。至翌年播种。
(2)块茎留种采收泽泻前,按上述方法选定种株,然后挖起,除去茎叶,将块茎栽于肥沃水田里,翌年春季萌发出苗后,摘除侧芽,仅留主芽供其开花结果,6月下旬,果实便可成熟,采摘后,置通风干燥处后熟、阴干、脱粒。
正如前述,泽泻以中等成熟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而且苗株生长良好,产量高,质量好,泽泻中等成熟种子的标准是即将成熟的种子,呈黄褐色,因此在种子采收脱粒净选时,应剔除红色、绿色和黑色种子,因为红色是老种子,绿色是未成熟的,黑色为瘪籽,只留下黄褐色的作种。种子选定后,用布袋装好,悬挂阴凉通风干燥处保存。块茎留种所产生的种子生活力强,发芽率高,只是产量不及分株留种的高。
2.采收泽泻移栽后于当年12月下旬,地上茎叶枯黄时即可采收。若采收过早,块茎粉性不足,产量低;过迟,块茎顶芽已萌发,影响药材质量。采收时,挖起块茎,剥除残叶,留下块茎中心处长约3cm的顶芽,避免烘晒时块茎内部汁液流溢。
3.加工块茎运回后,除去须根,立即进行曝晒或烘焙干燥。然后放入撞笼内撞掉残留的须根和粗皮,使块茎光滑,呈淡黄白色即可。一般每亩可产干货150~ 200kg,高产时可达250kg。贮藏期中,应防虫蛀。以块大、体坚实、光滑、色黄白、粉性足者为佳。
在1905年的德国,植物学专业的20岁学生Friedrich Laibach在家乡林堡附近的兰河岸边采下了一株小草,保存在乙酸溶液中。回到波恩大学的实验室后,Laibach将这株植物的细胞染色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中只有5条染色体,这是一项令人兴奋的发现,因为当时科学界所熟知的染色体数为奇数时的最小数目即为5条。这株植物就是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尽管Laibach收集这株植物的地点在20世纪30年代被高速公路覆盖,如今已无迹可寻,但这一物种从那时起便成为了生物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如今,拟南芥早已成为用于基础功能研究的模式生物,并且在未来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拟南芥具有染色体数目少、植株小、生命周期短、结子多等特点,此外它还是第一个基因组被完整测序的植物,历时7年花费7000万美元的拟南芥基因组计划(AGI,Arabidopsis Genome Initiative)由来自欧洲、日本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 [1],此时距离1753年Carl Linnaeus为纪念首次描述这一植物的德国植物学家Johannes Thal将其命名为Arabis thaliana已过去240年,而距离1943年Elliot Meyerowitz首次发现其具有作为模式生物的潜能仅过去50年 [2]。
Salk Institute的Joanne Chory和Joseph Ecker在拟南芥基因组计划在美国启动的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90年代初,针对酵母、果蝇、蠕虫和鼠等全部模式生物,都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全基因组测序”Ecker表示,“所以当时对拟南芥进行研究的人们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我们要让其他物种的测序工作领先于拟南芥吗?如果在其他模式生物中开发出了更好的研究工具,是否还有人愿意在植物上继续研究工作?” Chory于1989年发表的研究论文中报道了一种可以在黑暗中生长的拟南芥突变体DET1,这项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将基因技术应用于探究植物生理学问题,揭示了植物感光的复杂途径 [3]。这项在植物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研究由于缺少完整的序列以及基因识别与克隆工具的局限性,在当时的开展是相当困难的。
随着拟南芥基因组的解析,Chory得以将DET1基因于4号染色体,进而在1994年完成了基因组序列和具体位置的确定 [4]。在某种程度上,这一工作涉及到在DNA片段库中寻找与最近标记相重叠的片段,通过被称为“染色体步移(chromosome walking)” 的反复搜索过程,最终找到感兴趣的基因。AGI使研究人员在拟南芥基因组中基因变得更容易,例如,他们可以通过搜索基因的DNA序列,或检验其他植物中已知的序列是否存在于拟南芥基因组中。更重要的是,通过遗传转化的方法进行未知基因的鉴定成为了可能,研究人员发展了T-DNA插入的方法,并测序相应区域以进行基因识别,目前研究人员利用数十万个插入株系成功识别了约28000个基因。由Ecker等构建的“Salk lines”是最知名的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库 [5],截至目前该数据库已被访问超过1100万次,并向全球拟南芥研究者提供突变体。
Joseph Ecker
受限于当时的测序技术更适用于短而可变的序列,AGI并未完成拟南芥整个基因组的组装,着丝粒(centromere)就是被遗留下来的未测序和组装区域,Salk Institute的Todd Michael参与完成了这一包含较多长而重复片段部分的测序和组装 [6]。作为一名基因组测序、组装和分析方面的专家,Michael从拟南芥的研究开始逐步拓展至其他物种,2015年他首次报道了耐旱草类Oropetium thomaeum的近完整基因组,揭示了完整的着丝粒结构 [7],最近他的实验室还完成了水生植物浮萍(Wolffia)的基因组测序,这一具有独特光合作用方式的水生生物,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 [8]。
此外,Michael还参与了高粱(sorghum)的测序和泛基因组研究,作为世界五大谷类植物之一,高粱具有良好的抗旱特性,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够较好地生长,因此在全球变暖下具有重要的农业价值。尽管高粱的基因组已在十年前完成测序,但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对更多的培育品系和野生亲缘株系进行测序,希望培育出新的抗病、耐旱和高产品种。Michael致力于对结构和功能独特的植物进行测序的目的是揭示基因组差异如何使植物更好地响应和利用它们所处的环境,这些知识对Harnessing Plants Initiative(HPI)至关重要,Salk Institute旨在通过这一计划开发农作物与湿地植捕获并储存大气CO2的能力,以探索缓解气候变暖的方法。
Salk Institute的Wolfgang Busch与Chory是HPI项目的共同负责人,他致力于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探究与植物不同株系特征相关的基因和机制。其中一项研究中,Busch利用遗传学、基因组学、计算生物学以及分子细胞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植物的基因蓝图中如何编码根的特异性状。经过多年的研究,Busch鉴别了大量基因,其中包括一个可以调控植物根系更深的基因 [9],具有这一基因的作物可以借助更多而深的根系储存更多的CO2,Busch目前正在温室和多个试验田中开展实验以推进这一成果的应用。
Salk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同样关注表观遗传影响植物表型的相关机制,Julie Law的研究不仅是HPI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研究存在一定相关性,因为相同的表观遗传过程不但发生在植物细胞中,在心脏、肝脏和皮肤等人体细胞中也同样存在相同的基因,但由于它们参与激活的基因不同,而在功能上存在差异。Law发表的一项研究,对拟南芥CLSY家族如何在植物发育期间调控DNA甲基化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植物组织中,不同的CLSY家族首先靶向DNA甲基化位置,这造成了不同组织中DNA甲基化模式的差异 [10]。考虑到DNA甲基化在调控基因表达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从提高作物产量到人类精准医疗等多方面的进步。
Chory和Ecker在2021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则揭示了另一种表观遗传机制,表明邻近的植物所产生的遮光效果会使植物生长得更高。研究发现缺失PIFs转录因子的拟南芥突变体在模拟遮光实验中表现为伸长和快速生长的停止,进一步研究表明PIF7蛋白在遮光开始5分钟内被激活,并将表观停止信号H2A.Z移除 [11]。随着生长的“基因刹车”被松开,遮蔽下的植物得以更快地生长。Chory表示,“这项研究展示了植物如何在细胞水平上响应环境的微妙变化,随着植物自身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适应,这类反应将越来越多地发生”。
Joseph Noel的研究兴趣则集中在探究植物对地球环境中各类生态系统的适应,运用生物化学手段解析由不同植物生产的化合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例如,Noel对富碳分子软木脂(suberin)进行了分析,这种分子能够保护之物免受干旱、洪水、病害和高盐等环境胁迫的影响。这项研究旨在开发湿地植物,以达到更好的储碳、净水和土地保护效果,并且能在各种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中生长。“人们还未真正意识到湿地在环境变化中的重要性”Noel表示,“每英亩湿地植物吸收的碳是旱地植物的100倍,所以HPI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湿地植物的基因组,为日益迫切的湿地恢复工作提供依据。”
Harnessing Plants Initiative旨在利用地球上植物根系和湿地的储碳机制,来帮助缓解气候变化。Salk Institute的植物生物学家正致力于作物的改良,以吸收大气中过剩的CO2并将其储存在土壤中,利用根系强大的储碳能力将碳封存。自2000年第一个拟南芥基因组发表以来,测序技术得到了极大发展,国际合作项目AGI历时7年,耗资7000万美元。如今,Ecker通过办公室内一台打印机大小的机器在3分钟内便可完成对拟南芥基因组的测序,成本约为16美元。Salk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正致力于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缓解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全球环境问题提供解决方案。